中国作家网
来源:网络整理 作者:采集侠 人气: 发布时间:2019-03-10
摘要:张莉:我们时代的性别观 文学作品如何塑造读者的性别观和两性观,是非常重要的问题。我希望这个调查为作家的性别观研究提供新角度…… 冯骥才:我想像完成艺术品那样完成这部小说 我想做一个努力,让读者一口气把这小说看完,就必须把巨大的时代冲突放在一
 张莉:我们时代的性别观
文学作品如何塑造读者的性别观和两性观,是非常重要的问题。我希望这个调查为作家的性别观研究提供新角度……
 冯骥才:我想像完成艺术品那样完成这部小说
我想做一个努力,让读者一口气把这小说看完,就必须把巨大的时代冲突放在一个人的命运上……
 李炳银:黄土高原崛起的“文学高峰”
作家一定要有一定的经历,有相应成熟的社会立场态度,有必要的接近文明的理性解释力,更重要的是,要有对社会文明的追踪和把握、向往态度……
 王剑冰:散文中的“诗”不是具体的,而是一种内质、情怀、感觉、境界……
任何一个作家心中——都应该是有诗的。散文中的“诗”不是具体的,而是一种内质,一种情怀,一种感觉,一种境界……
 迟子建:“文化兴边”过程中建议加强考古
作家需要的不是浮萍似的爆炸资讯,而是艺术池塘深处坚韧生长的碧草……
 吴岩:中国科幻已从题材升级为产业
科幻产业跟博大精深的科幻文化联系在一起,反映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探索未来的步伐,它时刻在发生变化之中……
 阿来:敬畏自然,人在自然面前永远不会胜利
不管是登山也好,下海也好,要对自然心存敬畏,不是觉得去征服它,而是去亲近它、了解它,跟它做朋友,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……
 徐怀中:人如松柏 牵风而行
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开始明确起来,希望凭借自己多年战地生活的积累,抽丝剥茧,织造出一番激越浩荡的生命气象……
 欧阳黔森:扎根人民,做有温度的“灵魂工程师”
在兴奋于自己以往的工作被认可并再次得到大家的信任时,更意识到责任更加重大,需要比以前做得更好才行……
 曾楚风VS曹军庆:“仿佛若有光”
我只是在写我熟悉的事情和环境。它们是我文学的“入口”。我从我熟悉的地方进入,我以我熟悉的事情来想象这个不可知的世界。入口不同,“门”不一样,可是我进入的始终是别有洞天的文学之境……
 卢新华:我要给世界留下几个词汇
我有时想,文学史是别人去做的事情,如果我一生能给这个世界留下几个词汇,并且能帮助到一些人的生活和思考,我觉得就值了……
 韩少功:谈新作忆往事话文学
他追寻楚文化的奇丽、神秘,以庄禅修身,在此起彼伏的“弘扬”与“批判”中,寻找错综复杂的传统文化之根,韩少功的作品呈现出一言难尽的丰厚底蕴……
 潘向黎VS何霞:大城市使人清醒
我觉得是职业生活使人清醒,大城市使人清醒。绝不是沉醉在田园牧歌和书斋里的人了解中国,尤其是当下的中国……
 张莉:当代六十位新锐男作家的性别观调查
今天,研究领域通常只关注女作家的女性意识,而很少注意到男性作家性别观之于创作的影响,但后者其实也是当代文学性别研究 的重要构成……
 席拉赫:我通过文学来寻找真理
在《朗读者》当中,施林克写的是纳粹时期的故事,可能大家读过这本书或者看过电影,它已经是世界名著。我作为他的下一辈,在《科里尼案件》写的是战后的年轻人对战争的反思……
 打破“失语”,“网络文学苏军”有话说
网络文学二十年,意气江湖载酒行。从曾经的泥沙俱下,到一批精品网文逐步沉淀为经典,注定了网络文学将为时代作出贡献……
 网络作家唐家三少:希望通过创作承担更多社会责任
人最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不在于大学一二年级时某些成绩,他得过几次五分、几个优等生的称号。人生是一个长程的竞走……
 柳鸣九:人生是一个长程的竞走
人最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,不在于大学一二年级时某些成绩,他得过几次五分、几个优等生的称号。人生是一个长程的竞走……
 笛安:用《景恒街》告别青春文学
笛安作为80后的代表作家,不仅使青春文学的广义性和丰富性有所延展,她还将传统文学的审美、纵深和青春文学的偏于通俗、贴近市场很好地相统一融合……
 陈崎嵘:网络文学现实题材创作“整体性崛起”
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之文学。新时代,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新时代文学。网络文学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……
 张勇:创作中的“慢”与“细”
像在家里养花、养鸟一样,从准备故事期间就开始养人物,将人物养上半年以后,再写的话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。所以,我做剧本很细、很慢……
 韩永明:现实比文学更精彩
我觉得现在有些作品,写得太冷酷了。我不希望我的作品也成为那种叫人不寒而栗、看不到任何希望的东西……
 徐则臣:书写一条文化意义上的运河
徐则臣坦言自己从前辈写作者、尤其是刘绍棠那里受益良多,而自己的着力点更侧重于一条文化意义上的运河……
 张大春:让忆旧与解字在交会时互放光亮
书里这些回忆性文字其实非常散碎,比起真实的人生,这些回忆能触及的点还是有限。就像徐志摩在诗里写的那样,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……
 刘心武:一生种植“四棵树”
仔细回想一下,认识刘心武先生已经二十年了。我眼里的刘心武先生,是一个了不起的人。77岁的他像一棵树,一直保持生长,以笔为旗……
 王旭烽:茶道的核心是“守”
我认为茶虽然美好,但精神也是有边界的,有着和其他事物重叠之处,也有单独属于它自身的特质,比如定力、守恒、稳重、包容,我认为这个特质的核心就是“守”……
 李元胜:在自然物候中捕捉诗歌
当我从迷恋的纷繁自然中抬起头来,重新看待世界的时候,我会看到以前没看到过的东西……
 李洱:写作可以让每个人变成知识分子
任何一个写作者,当他坐下来握笔写东西的时候,在那个瞬间,他已经脱离开了原来的身份,变成了一个知识分子……
 外孙忆冰心 写不出作文 姥姥让我捉蛐蛐儿
在陈钢看来,姥姥冰心待人很平和,喜欢孩子和大自然,充满童趣和母爱,自然平实,与孩子们平等对话是她的儿童文学作品风格……
 《射雕英雄传》英译者张菁:《射雕》的翻译不是一个独立事件
《射雕》的翻译不是一件独立事件,它之所以备受关注,除了因为金庸先生在华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,亦因为之前已经有许许多多前辈们的努力……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