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天下论者,必循天下之公。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尸,而抑非一姓之私也。 ——《读通鉴论》卷末,《船山全书》第10册 连续三年牵头举办衡州经济发展论坛,累计签约引进项目218个;为助残、助弱、助贫捐款捐物价值4700多万元,与4785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;各委员工作室共收集、整理群众意见、建议2100多条,形成社情民意信息360多条,向群众讲解政策、解难答疑、提供咨询近300场次,走基层送服务260多批次,一大批群众从中受助得益…… 翻阅衡阳市政协近两年的履职记录,每一份报告、每一件提案、每一条建议,都紧扣中心工作,服务改革发展,聚焦民生关切。 近年来,衡阳市政协积极开展“双助双行动”主题活动,以新担当新作为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形象。 推动发展,汇智聚力 2018年9月底,以“聚焦先进制造业,推动衡阳工业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的2018衡州经济发展论坛再度发声,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专家学者、各行业精英等齐聚衡阳,共商衡阳发展大计。 至此,由衡阳市政协牵头主办的“衡州经济发展论坛”已连续举办三届,累计签约引进项目218个,促成了全省首家工业主题博物馆开馆,湘南首个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开启,有效地向外界宣传推介了衡阳,提振了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,也体现了政协在推进衡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担当与作为。 为把衡阳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最美地级市,衡阳市政协发挥自身优势,汇智聚力,全力筹建衡阳市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智库。截至目前,智库专家共有76人,其中“两院”院士达26人、行业领军人物37人、知名企业家13人。通过加强对接、主动服务,衡阳市已建立院士工作站19家,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和科技支撑。方智远、邹学校院士所在的衡阳市蔬菜研究所院士工作站荣获中国科协“创新服务成果十佳单位”,在院士工作站中,全国仅此一家。 情系民生,扶贫帮困 政协助力脱贫攻坚怎么做?衡阳市政协主席廖炎秋提出,要坚持把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作为“第一要义”,依托界别优势和委员特长,大力开展专业扶贫、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;要点对点、面对面、心贴心,把干事创业的成就感体现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。 经委员们自愿申请,衡阳市政协共批准成立了51个以单个委员或界别(组)名义命名的工作室,使之成为政协组织和委员联接社情民意的直通点、服务群众的新平台。阳纯文委员工作室自挂牌以来,始终把扶贫帮困放在首位,先后投入80余万元推动象山、界江等村美丽乡村建设;衡阳市政协工商联界别定点帮扶衡南县茅市镇油麻塘村后,投入120多万元在村里建设了一个100千瓦光伏发电站,帮助村民拉通19公里村组公路;衡阳市科协界别每年为10名困难学生捐助学费,组织优秀学生、留守儿童、贫困家庭子女等参加“衡阳市科学营”和科普讲堂…… 衡阳市政协积极响应省政协“三个一”扶贫行动号召,先后开展了以“联学校、联企业、联农村,助残、助贫、助弱”为主题的“三联三助”活动,组织了一系列“慈善义捐义卖”活动,发动捐款捐物价值4700多万元,结对帮扶贫困家庭4785户。 服务大局,实干兴市 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,是政协工作的重要原则。立足全省大局,结合衡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,近三年来,驻衡省政协委员向省政协提交提案110多件。其中,关于支持衡阳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、支持白沙绿岛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建设、支持衡山科学城建设发展等多项提案,得到了省委、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直相关单位的认真办理,有力促进了相关重大政策、重大项目在衡阳的落实落地。 既要积极建言献策,还要实干兴市。近年来,衡阳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直接投身经济建设一线,牵头6个重大产业项目,并负责联系华菱衡钢、泰豪科技等重点工业企业9家,展现了政协服务中心、敢于担当、勇于作为的良好形象。(王洪明 周智毅 向吟吟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