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与公司 物业管理行业专题报告(三):非住宅物管,更多元的业态,更具行动力的业主 非住宅物管占基础服务收入比例超过50%,未来空间广阔 2018年500强物管公司非住宅物管业务实现基础物业收入1182亿元,占基础服务收入的52.4%,占总收入的41.8%。业态方面,物管公司在办公楼业态布局最广,93%的物管公司均有布局,商业、学校等布局也比较普遍。医院布局最少,仅有41.6%的公司对该业态有所涉足。2018年500强物管公司非住宅物管业务基础物业收入占基础服务收入的52.4%,假设此比例未来维持不变,则2030年非住宅物管行业空间有望达到13129亿元。 非住宅物业费高于住宅,但各业态盈利水平差异较大 非住宅物管平均物业费水平普遍高于住宅,整体盈利能力也小幅高于住宅物管。原因包括:1.商写定价更加市场化,品质要求更高,而医院、机场等技术要求更高,因此服务具有较高的附加值;2.非住宅管理区域密度更大,管理更加集中,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。相同的业态,不同公司的毛利率也有较大差异,说明不同的物管公司在不同的细分业态各有所长。 强专业性带来高附加值,服务定价相对自由 非住宅物管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,高门槛带来高附加值,同时,非住宅物管往往面对单一业主,价格动态调整相对容易,也较少受到政府指导价的限制。高门槛带来高附加值,非住宅物管盈利能力整体高于住宅。 “收租”属性略弱于住宅,但值得更高估值 由于相对较低的续约率,非住宅物管的“收租”属性弱于住宅,但合理估值应该高于住宅物管。原因是:1.提价相对容易,单盘盈利模型更易跑通,增量依赖低;2.政策持续支持后勤社会化,中短期空间更大;3.门槛相对更高,竞争较弱,有利于保持盈利能力的同时,打开并购整合空间。 投资建议 当前物管公司较高的估值水平由三方面导致,一是高续约率下物管的商业模式类似“坐地收租”,本质上锚定了较高估值水平,二是中短期高度确定的业绩增长,充分拉低动态PE,三是长期丰富的想象空间,核心是单盘NOI提升,对应地产存量。 非住宅物管的强专业性带来高附加值,虽然“收租”属性略弱于住宅,但具有增量依赖低、中短期空间大、门槛高竞争弱的有点,我们认为应当给予更高的估值。推荐非住宅物管占比较高的招商积余、新大正。 证券分析师:任鹤 S0980520040006; 王粤雷 S0980520030001;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