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國旗 贊祖國 進入9月,全國各地迎來秋季開學季,各年齡段的學生也迎來各式各樣的新學期第一課。這是河北省邢台縣會寧完全小學的學生們參加升旗儀式。 新華社記者 牟宇攝 寫在前面的話 又到一年開學季。作為新學年的起點,9月注定會在每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留下難忘記憶。 當座座校園里,傳來孩子們的瑯瑯書聲;當科學與藝術的殿堂里,激蕩起不負韶華的理想;當青春夢想的綻放中,一批批學子磨煉成長……人們從小小少年蝶變的過程中,看到未來,感受希望。 校園是距離夢想最近的地方,少年強則國強。風雨如晦的年代,先輩們將理想融入國家命運與時代樂章,為後人做出了“最好模樣”。如今,我們身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,急切呼喚青年學子的進取精神和責任擔當。 今天,請跟隨我們的筆觸走進各地的菁菁校園,一起去感受那里涌動的逐夢力量…… 新疆伽師學生上好家國情懷課—— 五星紅旗,躍動火紅中國心 ■尹剛吉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胡 錚 “我是中國人,我愛我的祖國……”迎著早上初升的太陽,新疆伽師縣第四中學全體師生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莊嚴宣誓。稚嫩的童聲激揚嘹亮,愛國主義情懷在每個學生心中生根發芽。 在伽師縣,少數民族學生佔學生總數的93.7%。每年開學季,駐軍官兵都會聯合教育部門,合力打造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,頗受歡迎。 宣誓結束,筆者漫步校園——教學主樓兩側的牆面上張貼著革命先烈的照片,先烈們的英雄事跡在下方一一呈現。移步向前,校史館、人文景觀、勵志名言,使這所學校的紅色底蘊一覽無余。 “在重大節假日,緬懷革命先烈、講述英雄事跡,是四中師生堅持多年的傳統。”按照慣例,當天室外主題活動結束後,該縣人武部政委劉勇以《我和我的祖國》為題作了場報告。據了解,每年開學季、征兵季,駐軍都會到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,培塑學生的家國情懷。 在劉勇看來,愛國主義教育不是空洞的,而是具體的,國家發展成就體現在學生們的生活日常中。他說,改革開放以來,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,為學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素材。 一組數字,折射民生改善。1978年,新疆城鄉居民收入為319元和119元。2018年,這組數字分別提高到32764元和11975元,年均分別增長12.3%和12.2%。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、農村學前三年免費教育、農村安居和游牧民定居工程……近幾年的一系列惠民舉措,為群眾帶來切實的獲得感。 “升國旗、唱國歌,是開學第一課的一個固定環節。”該校德育辦副主任張紅梅介紹,每次升旗儀式結束後,學校還會安排領導或老師來一段“國旗下的講話”。作為學校德育教育負責人之一,經常擔任“發言人”的她會把群眾衣、食、住、行的點滴變化曬出來,生動的事例增強了說服力。 “國旗下的講話”不但教育了學生們,還通過他們把村民凝聚起來,增進對黨和政府的感情,對未來生活的信心。 “沒有黨的領導,就沒有今天的生活!”初三學生古麗娜艾力甫的父親,見證了當地的變化。切身經歷讓他堅信,新疆會一天比一天美好。 |